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为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开“安全教育讲座”公益讲堂活动,2022年12月28日,唐山第一职业中专组织全体学生与家长以线上的方式收听收看。
讲座主题: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王大伟,山东文登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986年12月,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工作。2017年5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专门为他成立了王大伟教授工作室(青少年安全研究所)。作为中国首批派往西方学习警察科学的留学生,创译了多个警察学概念,编写出版了《英美警察科学》等几十部著作,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参与了多项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为警察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还创立了以平安童谣、童话、童操为代表的青少年安全教育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国内重要媒体评为“普法明星”,被百姓誉为“说歌谣的警察”,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什么是青少年犯罪?他从刑法和犯罪学上有个明确的定义吗?从年龄上又怎么来界定呢?
王教授说:“青少年犯罪看中的是教育和挽救。青少年犯罪第一类刑法意义上的犯罪;第二类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第三类不良行为,比如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九项不良行为和九项严重不良行为,比如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盗窃屡教不改、参加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这就是青少年犯罪的定义。
青少年犯罪年龄从12-14周岁。
青少年犯罪有个很大的问题,青少年犯罪自己并不知道。青春期恐惧症,青少年恐惧于自己无法释放于无法证明自己的能力,他需要展示自己甚至冒险。
犯罪学的成因包括生物、生理、心理、社会、家庭、教育各方面200多种系统理论。
H型理论。在中小学阶段的校园暴力,H也就是从加害指向了被害,被害的同时也能反过来指向加害这就是大写的H结构。所以在校园中不可以暴制暴。”
通过这次安全讲座,增长了同学们的法律知识、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明确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同学们让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不违法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