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校园新闻>校园动态中心
全部 531 校内新闻中心 298 校园动态中心 175 教育动态中心 58

匠心逐梦 京唐携手共成长——唐山一职专青年教师赴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挂职学习

时间:2025-04-16   访问量:349

2025415日,是唐山一职专青年教师赴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挂职学习的第八天。四月芳菲,蓄力前行。今日的行程既有教学现场的深度浸润,更有产教融合的创新探索。��

朱松辰老师

      朱松辰老师复盘了昨日举办的"情系学子"师生见面会,10位教师与唐山新能源汽修学生深入交流。学生普遍反馈实践课程显著提升设备操作能力,严格管理有效增强自律性。教师指出部分学生存在理论畏难情绪及请假倾向,需持续引导。朱老师的视频制作完成以学生心声为主题的短片,通过精选访谈片段、搭配音乐与剪辑优化,生动呈现学子对母校的感恩及在昌职的成长点滴,后续将作为交流素材推广。本次工作为深化校际合作积累了有效经验。

朱松辰老师对学生成长多维分析得到,实践课程显著提升专业技能,印证职教实践教学核心价值。朱老师建议优化课程体系,扩大实操占比以强化技能培养;同时需将日常行为规范融入校园文化,通过长效引导塑造良好习惯。本次活动深化了校际认知,应推进与昌职的教学改革协作,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倡导组织跨校技能竞赛,构建以赛促学机制,切实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竞争能力。

陈蕾老师

      上午,陈蕾老师观摩了张庆伟老师大数据实训课:通过知识点复习强化记忆,讲评作业重点难点,新课讲解数据查询与视图管理并实例演示。学生实践操作期间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共性问题二次讲解,布置课后作业。下午,陈老师观摩了苏潇老师视频包装课:采用随机提问增强互动,结合古风动画案例导入粒子动画新课,布置消散动画制作任务。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技术要点,学生同步模仿练习,分层指导后开展作品点评,为高效完成者增设拓展训练。

 今日陈蕾老师听课获益颇丰。张庆伟老师的大数据课程设计精妙:通过提问复习与作业讲评巩固知识,结合实例讲解新课并巡视指导实操;苏潇老师的视频包装课采用随机问答与任务驱动教学,通过案例演示突破重难点,同步开展个性指导。两位教师将知识讲授、实践训练与互动反馈有机结合,其教学策略与课堂组织方式为陈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李海茹老师

      今天,李海茹老师观摩了唐文军老师的职业道德。课上,学生们通过课前演讲活跃气氛后,系统回顾了"三个精神"的区分与内涵。课程以烘焙大师曹继桐的访谈视频为案例,引导学生提炼其工匠精神、创新意识与坚持品质,并探讨如何将精神内核融入实训实践。同日,李老师观摩了田莉老师的政治课,课上,四位学生完成演讲后,通过感动中国人物视频深化对"三个精神"的认知,师生共同剖析榜样力量。两堂课均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强化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唐文军老师讲授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政治课令李海茹老师受益匪浅。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李老师在思想认识与实践能力上获得双重提升,深刻领会了新时代三大精神的内涵要义。此次学习犹如明灯指引,让李老师对工匠精神的传承路径和劳模精神的实践逻辑有了系统性认知。未来李老师将以知行合一为准则,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提升岗位技能的内生动力,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担当。

张王琳老师

      今日,张王琳老师观摩了王老师的综合艺术课,此课巧妙融合创意与实践,通过两种方式探索打击乐:一是用足球运动轨迹引导学生控制乐器节奏,空中轻盈、落地沉稳;二是用打击乐音效为故事注入生命,例如学生用鼓点、钹声和沙锤生动演绎"小老鼠偷东西"场景。课堂全程师生高效互动,王老师以灵动教法激活艺术感知,既夯实知识又趣味盎然,为未来教学提供了将艺术融入课堂的鲜活范例。

 张王琳老师深刻感受到王老师的综合艺术课展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智慧:她以问答互动自然衔接新旧知识,使认知生根;将打击乐与足球轨迹、故事情境融合,让抽象节奏可视化、情感化。课堂如互动交响乐,教师退居引导者,学生在"小老鼠偷食"等创意活动中用鼓点叙事,实现知识自主建构。这启示艺术教育应打破边界,用生活素材点燃创意,让课堂成为灵性生长的沃土——不是传授技巧,而是通过多元载体激活感知力与创造力,使教育真正滋养心灵。

沈杨老师

春日暖阳洒进体育馆,沈杨老师观摩了22级保育班的体育课。整队时的秩序感彰显职教素养,"动物模仿操"将专业与童趣完美融合,律动操教学中的互助场景更将职业素养转化为实践智慧。拉伸环节的同心圆造型恰似未来拥抱孩子的剪影。隔壁场地的于子洺老师正带领学生进行动态训练,跪姿平板支撑的调整彰显因材施教理念,50米冲刺时"坚持才是勋章"的信念穿透全场。当体育教学深度对接职业需求,每个动作都在为守护童年积蓄力量。

 此次研修中,沈杨老师深入体会到体育教学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价值。在体育馆带领保育专业学生创编"动物模仿操",通过趣味活动强化职业素养培养;观摩操场体能课时,教师针对学生核心力量薄弱问题分层设计训练方案,并以50米跑为载体培养坚韧品格,展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这让沈老师更坚定未来教学方向:将职业场景融入课堂设计,关注个体差异,使体育课真正成为学生能力提升与品格塑造的重要阵地。

刘青阳老师

      今天,刘青阳老师观摩了两节创新课堂。语文《将进酒》以"诗酒人生"情境展开:通过飞花令游戏激活课堂,三维动画再现盛唐气象,角色扮演解析李白生平,集体诵读引出思政要点,辩论赛实现文学鉴赏与生命教育融合。航空服务综合素养课采用"密室逃脱"模式,35名学生在"极速60"中解码图片、分工协作,通过"航班突发状况"情境掌握冲突调解五步法,深化职业责任认知。两课均以沉浸式互动突破传统教学范式。

刘青阳老师领悟到两节示范课如同教育创新的双面镜,既映照出游戏化教学激发课堂活力的显著成效,更彰显了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智慧。语文课堂的诗意浸润与职业素养课的实践锤炼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新范式,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生动注脚。

焦芳宁老师

      上午,焦芳宁老师参加了叶宁组长主持期中试卷审核的教研会,规范一至三年级及大专试卷格式(统一模板/行距1.5/宋体与Times New Roman)与内容(知识点准确/分值均衡)。焦老师与马欣宇负责审核大专英语试卷(客观题55+主观题45分),重点把控难度与时间分配。当日旁听两课:化妆课通过品牌解析与实操训练提升形象设计能力;孟颖老师的体育英语课以乔丹成长史为线索,结合听力填空、思维导图与小组讨论,实现语言训练与永不言弃精神的融合教学。

 焦芳宁老师旁听多门课程后,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多维匠心。试卷审核教研会揭示细节中的育人哲学——从格式规范到知识点布局,处处传递严谨治学态度;形象设计课展现技术背后的综合素养,在协作实践中诠释"美源于文化认知与细节打磨";英语课堂则将语言训练与精神启迪交融,通过问题链引导实现"知识传授""价值观塑造"的双重抵达。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共同印证:优质教育需兼顾专业精度与人文温度,在知识载体内注入思维启迪,用细节匠心铺就学生成长之路。

杨天予老师

      今日,杨天予老师参与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英语期中试卷集中审阅教研活动,学习到"三位教师交叉审阅"制度和分层命题理念(中职重基础、贯通班衔接考试、大专班强应用)。观摩《化妆与形象设计》课时,学生通过品牌解析和穿搭案例展现专业素养,教师创新采用"学生互评+分组实操"模式;英语泛读课以趣味活动导入,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但小组合作和板书设计尚有提升空间。活动深化了对命题规范与教学创新的理解。

 杨天予老师通过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研观摩,深刻认识到优质教学需融合专业素养、创新理念与精湛技艺。其规范化命题流程和"做中学"实践理念,特别是美育融入专业课程、英语结合岗位需求的教学案例,为改进教学指明方向。启示包括:强化理实一体、创新评价方式、构建师生互信、优化教学设计。杨老师建议学校开展跨专业观摩并建立系统评价标准,促进经验共享与质量提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夯实基础。

李雅慧老师

      上午,李雅慧老师观摩《将进酒》语文课,教师以酒常识提问导入,通过诗句连线游戏解析古诗意象。结合李白生平视频(观前设问提升专注度),运用朗读软件将情感可视化,逐句辨析诗眼。下午,空乘化妆课采用PPT范例+教师示范模式,学生分组实操,教师巡回指导。课后李老师与徐亚楠老师交流课题设计,以"中职课堂参与度提升"为例,学习"问题-分析-解决"研究框架。

 李雅慧老师通过本次学习,认识到创新教学法对课堂实效的提升作用。《将进酒》运用生活化提问、连线游戏和朗读可视化技术,将抽象情感具象化;空乘化妆课通过精准示范与充分实践展现理实一体化优势;徐亚楠老师课题研究揭示了"问题-分析-解决"的系统路径。作为语文教师及政策研究员,李老师将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信息化手段及课题研究方法,重点探索中职生课堂参与度提升策略,推动教学改革。

左慧敏老师

      上午,左慧敏老师针对中职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通过组卷网精选排列组合易难度试题,形成含选择、填空、判断、解答四类题型的试卷,经王喜芬老师指导修改后完成组卷。同日观摩武晓庆老师的数学复习课,其采用多媒体习题接龙形式强化排列数、组合数公式及捆绑法与插空法应用,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下午参与空乘班化妆课,学生通过"理论+实训"模式掌握职业妆容全流程操作,实现职业规范与个性表达的融合。两项观摩均体现"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通过参与组卷工作,左慧敏老师掌握了依据学情分层设计试题的方法,提升了知识整合与考纲对标能力。在排列组合复习课观摩中,深刻体会到"问题链"教学法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性,特别是生活化案例的运用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建模能力。空乘化妆课程则让左老师认识到职业教育中实践导向的重要性,妆容与职业礼仪的深度融合既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认同,也启发了左老师在跨学科教学中融入职业素养培育的新思路。

以匠心致初心,以笃行赴未来。唐山一职专教师们正将每日所学转化为教育创新的火种,为培养新时代技能人才积蓄蓬勃力量。


上一篇:情系学子,共话成长——唐山一职专教师与在昌职学习唐山学生见面会

下一篇:运动赋能,研学启智‍—唐山一职专主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