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一路花开,众行定将致远。为推动教育数字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让教学工作标准化、信息化、数智化、系统化,2024年5月15日在产教中心四层大会议室召开本学期第一次大教研活动。
出席本次教研活动的有:陈加光校长、孟颖副校长、田梓良副校长、四校区教学主任、专业带头人、教研组长、 学科骨干以及青年教师。本次会议由孟颖副校长主持。
教研活动围绕人培方案、课程标准、数字校园、教学资源、数字素养等内容展开。
领导致辞 指引方向
陈校长讲话指出,借此次大教研活动,各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青年教师要明确在教育数字化时代,面对单招统考升学的趋势,要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对接课程标准,更新教学手段,建设数字资源,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多进行信息技术与各科融合教学的探索,做一名新时代智慧型、创新型、数字型的优秀教师。
培训讲座 传道授惑
教务处胡利主任开启今天的培训学习:
一、唐山一职专运行大数据分析,展示了数字校园登陆统计、学生综合素质画像分析、单招考试成绩分析、大数据分析平台、中管系统数据分析,深刻体会到大数据技术提高了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人培方案、课程、职业等标准依据。胡主任指出人培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学校开展人才、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修订要依据教育部的文件指导,要科学规范,精准定位,培训中分享了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专业简介、中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标准、岗位实习标准、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标准、职业分类大典、职业标准系统等平台,为专业带头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供了依据。
在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中看到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强调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体现你这门课程要求的核心素养,要分析学情精准描述课程的四维目标,要体现思政目标。
三、数字素养与职业教育五个对接。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提出了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五个纬度,一维纬度下有二维纬度、三维纬度和相关要求。2024年四部门联合印发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胡主任也分享了国内外相关论文研究,教师要明确当下提升数字素养的重要性。
数字赋能校园智能,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推动教育数字化进程,我校将发挥数字化教学的优势,不断提高教的品质和学的效益,探索更加高质量的数字化“精准教学”模式的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