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校园新闻>校内新闻中心
全部 531 校内新闻中心 298 校园动态中心 175 教育动态中心 58

以学促教强师能 联动赋能共成长––唐山一职专青年教师赴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挂职学习

时间:2025-04-17   访问量:292

2025416日,是唐山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青年教师赴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挂职学习的第九天。这一天所见所闻开拓了视野,充实了生活。优秀的学校之所以优秀,是因为文化奠基、示范引领,通过各项管理将工作落到实处,打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团队,做好做细日常管理,守正创新,一定会有满意的成果。

朱松辰老师

上午,朱松辰老师到访楚歌新秀音乐工作室,与音乐教研室主任张楚老师在昌平区校园美育工作展开深入交流。昌平区近年来积极倡导以陶笛为校园美育的重要载体,昌平职业学校积极响应区域教育方向,大力推动陶笛特色活动。

张楚老师介绍,学校开设了陶笛选修课,系统教授演奏技巧、乐理知识及不同风格乐曲的演绎,课程设置循序渐进,从基础指法到复杂作品完整呈现,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陶笛技艺。同时,学校成立陶笛社团,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进阶发展平台,社团活动包括常规训练、校内展演及参加区市级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提升了艺术技能,还在美的熏陶中培养了团队协作、自信心与表现力,有效推动了学校美育工作。挖掘特色艺术项目并融入课程与社团,是丰富校园美育形式、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

朱松辰前往学前教育系保育班观摩张老师的手工课《粮食贴画艺术与教学》。课程开篇,张老师以生动的讲解展现了粮食贴画作为非遗的文化价值,强调其传承对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环节中,张老师详细讲解了粮食选材技巧(如颗粒大小、颜色、质地的搭配)以实现画面层次感,并指导学生根据主题选择适配的图案轮廓(从几何图形到动植物造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构图方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充分发挥创意,将普通粮食转化为精美艺术作品。这堂课将非遗传承与美育深度融合,既传授了手工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认同感,为学校特色美育课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刘青阳老师

416日,刘青阳老师在楚歌新秀音乐工作室参与研习活动,深入体验传统乐器陶笛的现代传承路径。上午系统研习陶笛经典曲目《故乡的原风景》,教师采用解构-重构教学法,将曲目拆解为呼吸控制、指法转换、情感表达三大模块,并运用可视化呼吸监测仪辅助教学,通过慢速连音练习攻克技术难点,即兴钢琴伴奏则助力艺术升华。

下午观摩张楚老师指导的陶笛社团排练,活动以器载道,展现了民乐教育的生动实践。作者深刻感受到传统乐器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魅力,以及其在传承文化、提升艺术素养方面的独特价值。

左慧敏老师

今天左慧敏老师研究活动获益颇丰,左慧老师针对近年转段考试中暴露的知识点覆盖不均衡专业衔接性不足等问题,本次教研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指导,通过真题分析、案例研讨、模拟命题等形式,提升教师命题能力,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评价体系。

沈杨老师

今日上午,沈杨在学前教育系聆听张老师的粮食贴画艺术与教学课,课程以五谷为媒介,将常见谷物转化为艺术创作素材,通过点线面美术基础引导与视频导入,展现粮食贴画的艺术魅力。张老师现场示范如何利用不同谷物特性(如高粱粒勾勒轮廓、小米填充过渡色、南瓜籽做主体造型),将散落的粮食拼贴成生动作品,揭示艺术源于生活的真谛,强调幼儿美育应扎根自然与日常。

课后交流中,张老师分享教学理念:粮食贴画不仅是手工实践,更是培养幼儿观察力、专注力与审美力的载体。她建议通过分拣谷物感知色彩质感、构图设计理解空间关系、拼贴过程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将美育与生活教育深度融合,为学前教育提供创新思路。

下午在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体育馆,沈杨老师参加一场教师队与校男篮的篮球对抗赛,收获了超越胜负的感悟。比赛中,年轻队员凭借速度优势快速得分,教师队则以经验组织联防。校队教练通过战术指导(如挡拆配合、眼神传递战术)与队员的默契配合,展现了体育竞技中的团队精神。教师队虽体力稍逊,但凭借精准三分球和战术调整,始终保持对抗强度,形成以老带新、以智补力的赛场生态,映射出教育中师生共学共进的缩影。

赛后交流中,学生感慨与教师打球如同上了一堂体育课,学到了在劣势中冷静应变的方法。作者意识到,体育竞技不仅是技能较量,更是品格锤炼场,赛场上的坚持与协作诠释了教育的深层价值。

焦芳宁老师

第一节《防烟面具的使用》听课笔记记录了马希斯老师在客室的教学过程。课程包含课前准备、核心内容讲解及学生互动环节。课前,老师检查学生仪容仪表并反馈预习作业,纠正防烟面具基础知识误区。核心内容讲解涵盖防烟面具基础组成、使用步骤打开方式、佩戴方法、检查要点、注意事项使用限制、工作原理等。学生互动环节包括实操练习老师纠正问题和知识巩固通过关键词快问快答强化记忆。此次课程系统传授了防烟面具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强化了学生的实操能力与理论知识。

第二节《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听课笔记记录了刘孟华老师在贯通智农班的教学过程。课程以袁隆平事迹为导入,阐述其怀揣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培育高产杂交水稻,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随后,课程围绕意识活动的特点展开,包括目的性如袁隆平围绕培育高产水稻制定研究计划、能动创造性突破传统思维,创造新水稻品种和自觉选择性选择杂交水稻领域进行研究,并通过具体例子和对比帮助学生区分这三个特点。接着,课程讨论了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通过对比袁隆平实践与大跃进时期的口号,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需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最后,老师结合智慧农业专业,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勇于创新实践,为国家的智慧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杨天予老师

《客舱礼仪》课程: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专业教学范例,展现了职业教育立足专业特色、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

哲学与人生推优课: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哲学概念的生活化诠释方面做得尤为出色。若能进一步优化教学互动设计,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必将成为一堂更加出色的哲学课,对提升中职学生的哲学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李雅慧老师

上午,李雅慧老师分别观摩了马希斯老师的航空形体课防护式呼吸装置PBE的使用和刘孟华老师的思政展示课《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老师的课程在模拟飞机模型的实训室进行,通过教具和视频详尽讲解PBE知识,并鼓励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用幽默的话语化解学生紧张,课堂气氛活跃。刘老师的课程则以袁隆平院士的视频导入,引发学生讨论意识活动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探讨练习题和细致讲解,学生从接受新知识到深入学习再到实践巩固,整堂课知识体系完整连贯。

下午,李雅慧老师参观了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的数字化大厅和咖啡专门化实践能力训练中心。数字化大厅的标语和科技仪器展示了昌职教育的先进性,并深刻体会到科技服务于人民的含义。作者还体验了电子狗操作、写作机器人智能水吧和数字化模型等科技产品,感受了科技带来的便捷。在咖啡专门化实践能力训练中心,浓郁的咖啡香气和完备的专业设施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学生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展现出专业与自信。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海茹老师

李海茹老师聆听刘孟华老师的哲学与人生课程,受益匪浅。课程以回顾上节课内容自然引入发挥主观能动性主题,并贯穿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的追梦历程,生动阐释意识活动的特征。期间,学生分组讨论袁老成功原因及启示,课堂互动热烈,思维碰撞活跃。刘老师总结时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需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实际,实现主观与客观统一。整堂课学生全情投入,学习氛围浓厚,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被充分激发。

下午,李海茹老师观摩了田莉老师的理解三个精神课程。课程伊始,田老师结合北京大风预警热点,提及众多劳动者逆风坚守岗位的事迹,自然引出本节课主题。教学过程中,田老师贴合学生实际,选取生活化案例,使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显著提升。

陈蕾老师

上午张硕老师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课程以复习上节课知识开场,通过提问回答并加分的方式强化记忆,重点复习了while循环、for循环等知识点。随后,学生自主操作练习,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针对共性问题再次讲解。课程布置了三个编程任务:

1、遍历100以内素数:引导学生理解素数定义,转化为编程逻辑,学生编写程序后教师点评并分析问题;

2、打印九九乘法表:分析规律并讲解编程思路,学生结合AI工具完成设计,教师辅助指导并订正;

3、鸡兔同笼问题:要求学生使用while循环编程,教师辅助指导后讲解订正,并对比不同代码实现。

课程结束前,教师总结知识点并布置作业。

下午陈蕾老师参加信息技术系教研活动,学习智慧平台使用方法。此次活动使作者深刻认识到智慧平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作用,其功能将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作者计划将平台功能融入日常教学,探索数字化教学的更多可能性。

张王琳老师

今日上午,张老师的手工课堂充满艺术氛围。课程开始,张老师展示并点评了上节课的鸡蛋壳贴画优秀作品,巧妙融入点、线、面运用的讲解,让同学们深入理解手工创作原理。随后,通过视频导入,展示了精美的粮食贴画,详细介绍了其概念、表现形式与创作题材,为同学们提供了创作灵感。视频结束后,张老师总结了粮食贴画的制作步骤,并揭晓了以植物为主题的创作主题。同学们热情高涨,迅速投入到创作中,教室充满了热烈的艺术氛围。

下午,张王琳老师观摩了选修舞蹈课。正值运动会筹备期,课堂核心任务是排练运动会舞蹈。踏入场馆,热烈的氛围扑面而来,动感的音乐与整齐的舞步交织。同学们身姿挺拔,精神饱满,全神贯注地跟随老师示范舞动,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与激情。授课老师极具亲和力,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分解动作、亲自示范、纠正姿势。同学们不再拘谨,大胆表达想法,课堂充满自由与创意。更令人感动的是同学们之间的互助精神,大家相互观察、彼此纠正,共同探讨难点,展现出强大的团队凝聚力与蓬勃朝气。


上一篇:唐山一职专青年教师赴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挂职学习

下一篇:京唐携手职教赋能 匠心育人共启新程丨唐山一职专青年教师赴昌职跟岗学习总结汇报会